大家好,精选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暮江吟,白居易 介绍作者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白居易(公元772年-公元846年),本名乐天,有诗妖、诗王之称。号香山居士,下关(今陕西渭南)人。公元800年(贞元十六年),年中进士,历任左侍中、东宫赞善大夫、江州司马、杭州、苏州刺史、太傅等职。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通用。他写了《秦中吟》和《新乐府》,敢于针对当权者的暴政,反映人民的疾苦,深刻揭露社会矛盾。也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等叙事诗精美绝伦,生动感人,艺术风格独特,影响广泛。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了“文章要写在时代”,“歌诗要写在物上”的思想。现存诗歌3000余首,其中《白氏长庆集》首。103010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七绝。约822年(长庆二年)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途中所作。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莉与党争激烈。诗人尝到了做朝廷官员的滋味,向外求聘。这首诗反映了作者离开法庭后的轻松心情。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新颖巧妙的比喻,营造出和谐祥和的意境,通过吟咏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深厚感情和热爱。夕阳中,半条河沙沙作响,半条河是红色的:诗人在傍晚的夕阳中,在江面上捕捉到两种不同的颜色,呈现出波光粼粼的微波,在江面上迅速变换光和色的华丽景象。这首诗的意思是:傍晚,即将落山的夕阳温柔地躺在江面上。夕阳下的河水看起来鲜红,而绿色的波浪在红色上翻滚。九月初三夜,露如珠,月如弓。在这里,诗人将天地两种景象压缩到自己的诗中,通过对“露”和“月”这两个视觉意象的描写,营造出秋夜和谐祥和的意境。九月三日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夜晚啊。岸边草茎叶上的露珠像一颗颗稀世珍珠,冉冉升起的月牙像一张精致的弓。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