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跬的读音是什么意思,跬的读音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不积跬步”的“跬”读音是kuǐ出自:荀子《劝学》原文选段: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释义: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里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
4、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5、焉:于之,在那里。
6、得,获得。
7、而,表因果关系。
8、跬:古代的半步。
9、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10、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扩展资料《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
11、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从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等方面,有条理、有层次地加以阐述。
12、大量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是这篇文章的特色。
13、作者思想成就:荀子的思想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
14、他在重视礼义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
15、荀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
16、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
17、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
18、荀子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
19、他的学问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
20、在自然观方面,他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他曾说“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21、”不应该由自然主宰人,而应该由人来主宰自然,同时也应顺应自然规律。
22、跬(kuǐ)解释:古时称人行走, 举足一次为跬, 举足两次为步, 故半步叫“跬” 。
23、不积跬步[bù jī kuǐ bù] 全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4、解释:没有一步半步的累计,就没有办法到达千里的地方;不积累小河流,就没有办法汇成 江海。
25、比喻积累的作用,可以充实、丰富、完善自己。
26、可用来论说学习工作贵在不断积累。
27、出处:荀子《 劝学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8、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9、”意指不积累一步半步,全句的意思是:不积累一步半步,就没有办法到达千里的地方。
30、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3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3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4、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35、一、“不积跬步”的“跬”读:kuǐ二、汉字释义:1. 半步(古代称人行走,举足一次为“跬”,举足两次为“步””,故半步称“跬”):~步。
36、 2. 一时的,眼前的:~誉(近誉,一时的好名声)。
37、三、汉字结构:左右结构四、部首:足五、相关词组:跬行、跬步不离、计不旋跬、跬步千里、跬跬拜拜扩展资料:一、汉字笔画:竖、横折、横、竖、横、竖、提、横、竖、横、横、竖、横二、词语释义:跬行kuǐ xíng 谓举足而行。
38、2、跬步不离kuǐ bù bù lí 形容十分珍爱。
39、3、计不旋跬jì bù xuán kuǐ指计谋的实现十分神速。
40、4、跬步千里kuǐ bù qiān lǐ 跬步:半步。
41、走一千里路,是半步半步积累起来的。
42、比喻学习应该持之有恒,不要半途而废。
43、5、跬跬拜拜kuǐ kuǐ bài bài 形容极恭敬的样子。
44、跬 kuǐ 〈名〉 (1) (形声.从足,圭声.本义:古代的半步) 古时称人行走,举足一次为跬,举足两次为步,故半步叫“跬” [half a step or short step]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2) 又如:跬行(举足而行);跬步(半步;跨一脚;举步;迈步)第9集 | 小畜卦 不积跬步 无以致千里。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