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跳,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过冷现象的原因,过冷现象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温度低于凝固点但仍不凝固或结晶的液体称为过冷液体。
2、过冷液体是不稳定的,只要投入少许该物质的晶体,便能诱发结晶,并使过冷液体的温度回升到凝固点。
3、这种在微小扰动下就会很快转变的不稳定状态称为亚稳态。
4、 这是由于晶体内分子或原子的排列是有规律的,而液体内则是无规律的。
5、而结晶中心有助于这种无序到有序的转化。
6、液体越纯净,结晶中心越难形成。
7、如果降低至凝固点以下仍未形成,则过冷。
8、 当用适当的方式缓慢冷却饱和溶液时,可使其变成过饱和而不析出溶质的结晶,这种现象也称为过冷,这种溶液称为过冷溶液。
9、过冷溶液也是不稳定的。
10、 所谓过冷度是指在一定压力下冷凝水的温度低于相应压力下饱和温度的差值。
11、 熔融金属平衡状态下的相变温度与实际相变温度的差值。
12、纯金属的过冷度等于其熔点与实际结晶温度的差值,合金的过冷度等于其相图中液相线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的差值。
13、 每一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平衡结晶温度或者称为理论结晶温度,但是,在实际结晶过程中,实际结晶温度总是低于理论结晶温度的,这种现象称为过冷现象,两者的温度差值被称为过冷度。
14、过冷度的大小与冷却速度密切相关,冷却速度越快,实际结晶温度就越低,过冷度就越大;反之冷却速度越慢,过冷度就越小,实际结晶温度就更接近理论结晶温度。
15、连续冷却时候,冷却速度的高低影响相变时过冷度的大小。
16、正是过冷度的大小影响组织形貌和结晶类型。
17、缓慢冷却时候,合金在不大的过冷度下就发生了相变。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