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长城的起止是哪到哪】明长城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工程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它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高超,也反映了明朝时期边防战略的重要地位。了解明长城的起止位置,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其历史意义和地理分布。
一、
明长城的起点和终点分别位于中国东北与西北地区,整体呈东西走向,横贯多个省份。其起点在辽宁省丹东市的虎山,终点则在甘肃省嘉峪关市的嘉峪关。整条长城全长约8851.8公里,是历代长城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的部分。
明长城不仅是军事防御体系的核心,还兼具交通、通讯、经济交流等功能。沿线分布着众多关隘、城堡和烽火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网络。如今,明长城的部分地段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如北京的八达岭、居庸关等。
二、明长城起止位置对照表
项目 | 内容 |
名称 | 明长城 |
起始点 | 辽宁省丹东市虎山 |
终止点 | 甘肃省嘉峪关市嘉峪关 |
总长度 | 约8851.8公里 |
主要经过省份 | 辽宁、河北、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 |
主要关隘 | 居庸关、山海关、嘉峪关、雁门关、娘子关等 |
修建时间 | 明朝(1368年—1644年) |
功能 | 军事防御、交通要道、边疆管理 |
三、结语
明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从东边的虎山到西边的嘉峪关,这条绵延万里的防线见证了无数历史风云。如今,保护和传承明长城,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中华文明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