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牡丹真国色原文及译文】“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是唐代诗人刘禹锡《赏牡丹》中的名句。这句诗生动描绘了牡丹的华贵与盛景,也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喜爱之情。本文将对这首诗进行原文展示、译文解析,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涵。
一、原文
《赏牡丹》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二、译文
译文:
庭院前的芍药虽艳丽,却缺乏风骨;
池中的荷花虽然洁净,但缺少情感。
只有那高贵的牡丹才真正具有国色天香,
在它盛开的时候,整个京城都为之震动。
三、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赏牡丹》 |
作者 | 刘禹锡(唐代) |
诗句 |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
赏析 | 表达对牡丹的赞美,突出其国色天香、倾城倾国之美。 |
对比手法 | 用芍药和荷花来衬托牡丹的高贵与独特。 |
主题 | 赞美牡丹,体现其在花中地位之高。 |
文化意义 | 牡丹象征富贵、繁荣,常被视为国家的象征。 |
四、延伸理解
刘禹锡通过对比其他花卉,强调了牡丹的独特魅力。这种写法不仅增强了诗意的表现力,也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牡丹的非凡气质。同时,诗中“动京城”一句,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牡丹的狂热追捧,展现了唐朝社会对美的追求与审美风尚。
五、结语
“唯有牡丹真国色”不仅是对牡丹的赞美,更是对一种理想人格与生活境界的象征。它提醒我们,在纷繁世界中,真正的美往往源于内在的高贵与不凡。无论是花,还是人,都能从中获得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