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我其谁这话是源自哪里前后句是什么】“舍我其谁”是一个常被引用的成语,表达了一种自信、自强不息的精神。很多人在使用这句话时,可能并不清楚它的出处和完整语句。本文将从来源、含义、历史背景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内容。
一、
“舍我其谁”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原文为:“如寡人者,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之,必曰‘吾君好乐,故与之同乐’,而不知其所以乐也。……吾王不与百姓同乐,而独乐其身,是以民不与之同乐也。……夫乐,民之乐也;忧,民之忧也。……此之谓大丈夫。……舍我其谁也?”
这段话中,“舍我其谁”表达了孟子对自身责任和使命的坚定信念,强调了作为君子应承担起天下人的责任。
后世常用“舍我其谁”来表达一种豪迈、自信的态度,常见于演讲、文章或个人宣言中,寓意“除了我,还能有谁?”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词语 | 舍我其谁 |
出处 | 《孟子·梁惠王下》 |
原文 | “……舍我其谁也?” |
上下文 | 孟子强调君子应关心百姓疾苦,承担责任,体现出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
含义 | 表达一种自信、自强不息、敢于担当的精神。 |
用法 | 常用于表达自信、豪迈、责任感等情感。 |
现代应用 | 多用于演讲、口号、文章中,体现自我价值和责任感。 |
相关典故 | 孟子主张仁政,强调君子应以天下为己任,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 |
三、结语
“舍我其谁”不仅是古代经典中的名言,更是现代人表达自信与担当的重要语言。了解其出处和含义,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运用这一词语,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通过学习古文,我们不仅能提升语言素养,也能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