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定额计价】在工程建设中,定额计价是一种常见的工程造价计算方式。它是指根据国家或地方发布的各类工程定额标准,结合工程的具体内容和规模,对工程所需的材料、人工、机械等费用进行测算和计算的方法。定额计价广泛应用于建筑、安装、市政等工程领域,是工程预算和结算的重要依据。
定额计价的核心在于“定额”,即在一定条件下,完成单位工程量所需消耗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数量。这些数据由相关部门统一制定,具有权威性和规范性。
一、定额计价的定义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根据国家或地方发布的工程定额标准,对工程所需资源进行量化计算的计价方式。 |
目的 | 为工程预算、结算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
应用范围 | 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市政工程等。 |
二、定额计价的特点
特点 | 说明 |
标准化 | 依据统一的定额标准进行计算,确保公平合理。 |
规范化 | 按照工程类别和施工条件分类,提高管理效率。 |
可比性 | 不同项目之间可以相互比较,便于成本控制。 |
稳定性 | 定额调整周期较长,适合长期项目使用。 |
三、定额计价的组成要素
要素 | 说明 |
人工费 | 完成单位工程量所需的人工工资及附加费用。 |
材料费 | 工程中所用材料的采购价格及运输、保管费用。 |
机械费 | 使用施工机械所产生的费用,包括折旧、维修等。 |
管理费 | 企业为组织和管理工程施工所发生的费用。 |
利润 | 施工单位在工程中应获得的合理利润。 |
税金 | 按国家规定缴纳的税款,如增值税等。 |
四、定额计价与清单计价的区别
项目 | 定额计价 | 清单计价 |
计价依据 | 国家或地方定额 | 工程量清单 |
计算方式 | 以定额为基础,按项目分项计算 | 以工程量为基础,按项报价 |
灵活性 | 较低,受定额限制 | 较高,可根据市场调整 |
适用范围 | 传统工程、政府投资项目 | 市场化工程、招投标项目 |
五、总结
定额计价是一种基于标准化定额的工程造价计算方法,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工程项目。它强调规范性和统一性,有助于保证工程成本的合理性与可比性。随着市场机制的发展,清单计价逐渐成为主流,但定额计价在许多地区和项目中仍然具有重要地位。理解定额计价的原理和应用,对于从事工程造价工作的人员来说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