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季札挂剑的意思,季札挂剑翻译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原文一:①延陵季子②将西聘③晋,带宝剑以过[11]徐君④。
2、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
3、延陵季子为有上国⑤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使于晋,顾反⑥,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⑦。
4、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
5、”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
6、虽然,吾心许之矣。
7、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
8、爱剑伪⑧心,廉者不为也。
9、”遂脱⑨剑致之嗣君。
10、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
11、”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12、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⑩,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13、”注释:①本文选自《新序·杂事卷七》。
14、作者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省沛县)人,西汉后期著名的经学家、目录学家和文学家。
15、《新序》和《说苑》是刘向在任校中秘书时编撰的两部分类历史故事集。
16、②延陵季子:季札(zhá),春秋时期吴国人,因封地延陵而得名延陵季子。
17、③聘:访问,指古代诸侯之间或诸侯与天子之间派使节问候。
18、④徐君:徐国国君。
19、徐国在今安徽泗县北。
20、⑤上国:指春秋时中原诸侯国。
21、北方之国。
22、另一说指大国。
23、⑥顾反:总想着回来。
24、⑦嗣(sì)君:此指徐国即位的君主。
25、⑧伪:欺。
26、⑨脱:解下。
27、⑩兮:语气词。
28、故:故旧。
29、[11]过:拜访。
30、原文二: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
31、(1)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
32、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2)未献。
33、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
34、(3)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
35、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译文:季札第一次出使,路过北方的徐国。
36、徐君十分喜欢季札(身上所佩)的剑,但是却没有说出来。
37、季札心里却知道(徐君喜欢自己的剑),但是他还要出使到别的国,所以没有送给他。
38、(后来他出使完后)再回到徐国,徐君已经死了,于是解下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
39、他的随从说:“徐君已经死了,这是要送给谁呢?”季札说:“不是这样的,我当初心里已经决定要把这剑送给他了,怎么能因为他死了而违背自己的诺言呢!” 原文1 ①延陵季子②将西聘③晋,带宝剑以过[11]徐君④。
40、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
41、延陵季子为有上国⑤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使于晋,顾反⑥,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⑦。
42、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
43、”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
44、虽然,吾心许之矣。
45、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
46、爱剑伪⑧心,廉者不为也。
47、”遂脱⑨剑致之嗣君。
48、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
49、”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50、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⑩,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51、” 译文 延陵季子要到西边去访问晋国,佩带宝剑拜访了徐国国君。
52、徐国国君观赏季子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脸色透露出想要宝剑的意思。
53、延陵季子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把宝剑献给徐国国君,但是他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
54、季子出使在晋国,总想念着回来,可是徐君却已经死在楚国。
55、于是,季子解下宝剑送给继位的徐国国君。
56、随从人员阻止他说:“这是吴国的宝物,不是用来作赠礼的。
57、”延陵季子说:“我不是赠给他的。
58、前些日子我经过这里,徐国国君观赏我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是他的脸色透露出想要这把宝剑的表情;我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献给他。
59、虽是这样,在我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
60、如今他死了,就不再把宝剑进献给他,这是欺骗我自己的良心。
61、因为爱惜宝剑就使自己的良心虚伪,廉洁的人是不这样的。
62、”于是解下宝剑送给了继位的徐国国君。
63、继位的徐国国君说:“先君没有留下遗命,我不敢接受宝剑。
64、”于是,季子把宝剑挂在了徐国国君坟墓边的树上就走了。
65、徐国人赞美延陵季子,歌唱他说:“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66、” 原文2 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
67、(1)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
68、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2)未献。
69、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
70、(3)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
71、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译文 季札第一次出使,去造访北方的徐国的君主。
72、徐君十分喜欢季札(身上所佩)的剑,但是却不说出来。
73、季札心里也知道(徐君喜欢自己的剑),但是他还要出使到别的国,所以没有送给他。
74、(后来他出使完后)再回到徐国,徐君已经死了,于是解下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
75、他的随从说:“徐君已经死了,这是要送给谁呢?”季札说:“不是这样的,我当初心里已经要把这剑送给他了,怎么能因为徐君死了而违背自己的诺言呢!”原文一:①延陵季子②将西聘③晋,带宝剑以过[11]徐君④。
76、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
77、延陵季子为有上国⑤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使于晋,顾反⑥,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⑦。
78、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
79、”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
80、虽然,吾心许之矣。
81、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
82、爱剑伪⑧心,廉者不为也。
83、”遂脱⑨剑致之嗣君。
84、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
85、”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86、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⑩,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87、”注释:①本文选自《新序·杂事卷七》。
88、作者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省沛县)人,西汉后期著名的经学家、目录学家和文学家。
89、《新序》和《说苑》是刘向在任校中秘书时编撰的两部分类历史故事集。
90、②延陵季子:季札(zhá),春秋时期吴国人,因封地延陵而得名延陵季子。
91、③聘:访问,指古代诸侯之间或诸侯与天子之间派使节问候。
92、④徐君:徐国国君。
93、徐国在今安徽泗县北。
94、⑤上国:指春秋时中原诸侯国。
95、北方之国。
96、另一说指大国。
97、⑥顾反:总想着回来。
98、⑦嗣(sì)君:此指徐国即位的君主。
99、⑧伪:欺。
100、⑨脱:解下。
101、⑩兮:语气词。
102、故:故旧。
103、[11]过:拜访。
104、原文二: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
105、(1)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
106、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2)未献。
107、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
108、(3)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
109、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译文:季札第一次出使,路过北方的徐国。
110、徐君十分喜欢季札(身上所佩)的剑,但是却没有说出来。
111、季札心里却知道(徐君喜欢自己的剑),但是他还要出使到别的国,所以没有送给他。
112、(后来他出使完后)再回到徐国,徐君已经死了,于是解下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
113、他的随从说:“徐君已经死了,这是要送给谁呢?”季札说:“不是这样的,我当初心里已经决定要把这剑送给他了,怎么能因为他死了而违背自己的诺言呢!。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