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问我答 >

路径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联系和区别(路径分析)

2022-10-30 15:28:40

问题描述:

路径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联系和区别(路径分析),真的撑不住了,求给个答案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2-10-30 15:28:40

大家好,小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路径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联系和区别,路径分析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路径分析的主要步骤是:①选择变量和建立因果关系模型。

2、这是路径分析的前提。

3、研究人员多用路径图形象地将变量的层次,变量间因果关系的路径、类型、结构等,表述为所建立的因果模型。

4、下图是5个变量因果关系的路径。

5、 图中带箭头的直线“→”连接的是具有因果关系的两个变量,箭头的方向与因果的方向相同;当两变量只有相关关系而无因果关系时,用弧线双向箭头表示。

6、图中变量分为:a.外生变量。

7、因果模型中只扮演因,从不扮演果的变量,是不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独立变量,如x1与 x2。

8、b.内生变量。

9、模型中既可为因又可为果的变量,其变化受模型中其他变量的影响,如x3、x4与x5。

10、c.残差变量。

11、来自因果模型之外的影响因变量的所有变量的总称,如e3、e4、e5。

12、若变量间的关系是线性可加的,则图中的因果模型可用3个标准化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表示: pij 称为由xj到xi的路径系数,它表示xj与xi间因果关系的强弱,即当其他变量均保持不变时,变量xj对变量xi的直接作用力的大小。

13、pie称为残差路径系数,它表示所有自变量所不能解释的因变量的变异部分,其大小对于因果模型的确定有重要作用。

14、②检验假设。

15、路径分析要以下列假定为前提:a.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是单向的,不具有反馈性,又称递归模型;b.变量间具有线性可加关系;c.变量具有等距以上测量尺度;d.所有误差均为随机的,外生变量无测量误差;e.所有内生变量的误差变量间及与内生变量有因果关系的所有自变量间无相关。

16、当某些假定,如递归性或变量的测量尺度不满足时,要做适当的处理才能应用路径分析。

17、③估计参数。

18、首先计算路径系数与残差路径系数,然后计算两变量间相关系数rji。

19、此外,要计算两变量间总因果作用力,包括变量xj对xi的直接作用力、xj经中间变量而对xi的间接作用力两部分。

20、例如,上图的因果模型中,x1对x5的总作用力由直接作用力p51和间接作用力构成。

21、这两部分作用力的大小可由两变量间的相关系数rij的分解得到。

22、最后还要计算决定系数嵀,它表示所有作用于xi的自变量所能解释xi变异量的比例。

23、公式是:  ④评估因果模型。

24、评估的主要指标是:a. 嵀,若嵀太小,则要考虑是否需要增加新的自变量,以保证模型精度。

25、b,一个理想的因果模应当很小,当它很大时,则有必要重新估计此因果路径也可由公计算。

26、c.进行F检验。

27、 式中Q为残差平方和,U为回归平方和,N为样本数,K为变量数,检验不显著时要修改模型。

28、 路径分析是多元回归分析的延伸,与后者不同的是:①路径分析间的因果关系是多层次的,因果变量之间加入了中介变量,使路径分析模型较一般回归模型对于现实因果关系的描述更丰富有力。

29、②路径分析不是运用一个而是一组回归方程,在分析时更应注意保证各方程式所含意义的一致性。

30、路径分析在于研究模型影响关系,用于对模型假设进行验证。

31、针对路径分析的步骤上,SPSSAU建议分为以下三个步骤,分别为:第一步:建立模型。

32、并初步查看模型拟合结构,回归系数显著性等;第二步:调整模型。

33、如果拟合指标不达标(比如RMSEA值过大),此时共有两种模型调整办法,第一种办法是结合“回归影响关系-MI指标表格”结果及专业知识情况,重新调整模型;第二种办法是设置“模型协方差调整”MI指标参数。

34、多次重复调整模型,直至拟合指标在标准范围内即可。

35、第三步:分析模型。

36、待模型拟合指标达到标准后,对模型进行详细分析和说明。

37、建议使用SPSSAU路径分析及智能文字分析操作起来更加便利。

38、参考资料:路径分析-SPSSAU。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