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问我答 >

如何减少装修造成的污染(消除装修污染)

2022-11-04 13:13:00

问题描述:

如何减少装修造成的污染(消除装修污染)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2-11-04 13:13:00

大家好,小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如何减少装修造成的污染,消除装修污染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装修污染是大家都非常关注的问题,而甲醛就是家装污染的主要污染物。

2、甲醛对于人体的危害已经众所周知,我也不过多介绍了,那么怎么才能去除甲醛呢?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快速去除甲醛的六种方法。

3、一、睿 石它是近年来深受装修家庭青睐的净化产品,相比于其他的除甲醛产品,其自身的孔隙多,具备吸收和分解的双重功能,除甲醛的速度也快。

4、它独有的分解功能,能省去晾晒的时间,用起来也更加的便捷,可长期有效的治理甲醛问题。

5、在选择时需注意它是灰色的矿石,呈不规则形状,不是圆形颗粒▪二、风 扇风扇可以起到“引风的作用”将室内含有游离态甲醛的气体加速排出到室外,本方法只对通风不畅的房子有用,对通风效果好的房子作用不大。

6、三、活 性 炭活性炭内部拥有大量不规则的孔隙,其中与甲醛分子相仿的孔隙会将甲醛吸附,可以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但是其内部孔隙的数量是有限的,当吸附饱和后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使用时一定要定期的将其更换。

7、四、甲 醛 清 除 剂甲醛清除剂在一定的条件下,与甲醛发生化学反应,从而生成对健康没有危害的其它物质,以此来减少室内的甲醛浓度。

8、但是它本身也是一种化学物质,如果使用不当,也可以成为室内的另一污染源。

9、五、新 风 系 统新风系统可以保证家中24小时都处于通风状态,这可以很大程度的增加室内的空气和外界的交换,虽说效果很不错,但是这种新风系统的价格比较贵,而且装修前安装是比较好的选择。

10、总结:甲醛的危害很大,在新房装修时要严格把控家具和装修材料的选择,从源头上减少甲醛。

11、         如何避免装修污染呢?这里说下要如何避免装修污染  防止室内空气污染应从头做起,即在设计、工艺、材料几个方面加强防范。

12、在装修时,应尽量选用环保的无毒或少毒材料,并且请正规的家装公司按环保要求施工。

13、购买家具时,要选择有信誉保证的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

14、在房屋建筑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材料选择、工程地点选择和验收等各个环节减轻环境污染。

15、装修污染  材料选择  ● 在材料选择上,住宅装饰装修应采用A类天然石材,不得采用C类天然石材,应采用E1级人造木板,不得采用E3级人造木板。

16、  ● 内墙涂料严禁使用聚乙烯醇水玻璃内墙涂料(106内墙涂料)、聚乙烯醇缩甲醛内墙涂料(107、803内墙涂料)。

17、  ● 粘贴壁纸严禁使用聚乙烯醇缩甲醛胶粘剂(107胶)。

18、  ● 木地板及其他木质材料严禁采用沥青类防腐、防潮处理剂处理,阻燃剂不得含有可挥发氨气成分。

19、  ● 粘贴塑料地板时,不宜采用溶剂型胶粘剂。

20、脲醛泡沫塑料不宜作为保温、隔热、吸声材料。

21、装修污染   施工要求  ● 在施工要求方面,住宅装饰装修中所用的稀释剂和溶剂不得使用苯(包括工业苯、石油苯、重质苯,不包括甲苯、二甲苯)。

22、  ● 严禁使用苯、甲苯、二甲苯和汽油进行大面积除油和清除旧油漆作业。

23、  ● 涂料、胶粘剂、处理剂、稀释剂等溶剂使用后,应及时封闭存放,废料应及时清出室内,严禁在室内用溶剂清洗施工用具。

24、  ● 进行人造木板拼接时,除芯板为E1级外,断面及边缘应进行密封处理。

25、  ● 加强室内通风非常关键,几大主要污染物质通过加强通风都可以大量清除。

26、装修好的居室不能马上入住,要尽量通风散味,做好空气净化工作。

27、但是,不能打开所有门窗通风,因为这样对刚刚涂刷完毕的墙面及顶棚漆不利,会使漆急速风干,容易出现裂纹。

28、避免装修污染,在材料选择和施工要求上我们确实需要严格对待,但在这些方面的控制我们必须有一些专业的选材知识、施工知识,其实我们没有这些专业知识也不用担心,申请土巴兔装修保,让最专业的师傅帮我们搞定!<<<点此免费申请装修保,免费专业质检>>> 推荐阅读: 装修污染治理方法  家装环保标准  装修除甲醛最好方法  甲醛对孕妇的危害     相关阅读:吸甲醛的植物  如何检测甲醛超标  新房如何去甲醛  家具甲醛超标怎么办装修污染需要总是但是不能无需恐慌,做好以下几点,可以有效解决装修污染问题。

29、通风方法,每天一个时间点来通风,通风有利于室内空气流通,甲醛都释放出去。

30、2、放置在柜子里面一些活性炭包,叶广泥材料,长期吸收柜子里面释放的甲醛味道。

31、3、除醛喷剂。

32、光触媒,通过光照将甲醛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减少室内的甲醛含量,达到去除甲醛的目的,限制是需要紫外线,没有紫外线不能发挥作用。

33、4、光绿素,被广泛的应用于空气净化行业,在治理环境污染的领域日臻成熟,有着突出贡献,它可以通过催化和分解的方式,能够将甲醛,苯,TVOC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并且可有效深入渗透并捕捉板材内部的甲醛,可以真正做到循环分解、长久有效。

34、5、吊兰,芦荟很多都是选择这样的植物放在家里,可以吸收甲醛装饰房间。

35、6、净化器,还有除甲醛空调都是作用不太大的,因为这些个人觉得和通风差不多了。

36、装修污染去除方法多样,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除甲醛方案,建议采用多种方式配合使用,实用且健康。

37、第一,保证室内的通风。

38、刚装修完的房子各种装修材料释放的污染量是最大的,所以最好是开窗通风。

39、第二,在室内种一些绿色植物,如绿萝、吊兰、虎皮兰等。

40、绿色植物能吸附室内部分的有害物质,但是效果不是很显著,可是也能起到点作用。

41、第三,采用活性炭。

42、相对于绿色植物而言,活性炭的吸附功能更强,像现在市面上出现的环康纳米活矿石是比较好的选择,采用活火山矿石、海泡石等纯天然矿石和非金属稀土矿,经过科学配比进行研发的,具备纳米光触媒的自分解能力,在阳光照射下降吸附的有害气体分解。

43、第四,空气净化器。

44、空气净化器解决室内污染最好的一个家用电器,实际空气净化器的本源就是解决PM2.5。

45、它在室内环境中起到的作用就是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

46、要注意的是,使用空气净化器的时候必须是在封闭的室内环境下进行。

47、第五,使用3M生物酶无害治理。

48、降解室内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TVOC等有害气体、去除装修异味。

49、生物酶工作原理:该产品采用生物分解原理,产品中多种微生物通过自身繁殖,可产生生物酶,在微生物和酶的双重作用下,使异味彻底分解,产生二氧二碳和水。

50、对人体没有伤害。

51、直接喷在家具、地板、床、沙发、墙壁、窗帘等污染源上不会留下痕迹,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无腐蚀作用。

52、可直接在根源上进行治理。

53、很多喜迁新居的人往往会在搬进家一段时间感觉鼻腔发干、咽部发痒,偶尔还有少量清痰,以为是感冒症状,服用感冒药后症状却迟迟没有得到改善,像这种情况实际上要警惕是不是室内甲醛污染引起的。

54、家里的甲醛污染一日不除,感冒或鼻炎或其他小疾病无时无刻不在打我们身体的主意,房屋装修必然会产生污染,装修污染有很多有害的物质,比如甲醛就是其中之一。

55、 甲醛在什么情况下释放更快 说起甲醛释放的问题,我们不得不先说一说给室内通风的重要性。

56、当甲醛源源释出来,我们就得想办法把造成室内污染的有害物质排出室外,这也就是说对于除醛通风是有一定作用的。

57、但有关通风除醛,朋友们要明白当空气中的甲醛浓度与室内的甲醛浓度相同时,室内的污染源释放甲醛的速度就会减慢,甚至是停止。

58、要想让通风方法起到更好的效果,可以适当为室内升温,或是适当关闭窗户,以加速甲醛的释放,之后再开窗将甲醛排出去就好。

59、 另外,据研究表明,加湿可以促进室内甲醛的释放,想要快速除醛,可以用加湿的方式,或是在室内放水的方法,来增加室内的甲醛释放速度,当室内甲醛浓度过高时,再适当通风,效果也是不错的。

60、而且对于那些已经入住新居的朋友来讲,选择用绿植以及活性炭来对室内甲醛进行吸附还是有必要的,尽管效果不是明显,但在以后居住的过程中,建议朋友们还是要做好定期的室内甲醛浓度的检测,因为毕竟甲醛的释放期长达3-15年。

61、 新装修的房子怎么去除甲醛 而如何快速去除甲醛,又可以长效除醛,能有效阻止甲醛的释放,这无疑会给人们家居生活环境带来一个重要的安全保障。

62、 通风法。

63、空气对流,南北通风是针对不急着住进去的新房的首要选择。

64、前期适合污染物的排出。

65、 2、吸附法。

66、主要就是植物吸附和叶广泥吸附,相比叶广泥要比植物和活性炭效果好得多,吸附后分解的,可以循环使用3年,大大的好。

67、 3、分解法。

68、我们经常提到的通风法、吸附法,之所以让人入住后还不能安心,还要定期做检测,原因就在于这种方法除醛率没有保障。

69、光绿素可以有效分解物体表面的甲醛等有害成分,可以快速将其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成分,且对于暗光下,如床下,抽屉底下等隐藏的位置,轻轻一喷,也可以达到不间断除醛的满意效果。

70、 4、擦拭法。

71、针对有味的地方进行擦拭可以带走一部分气味,甲醛也是溶于水的。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