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跳,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全诗,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秋季。
出自北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原文为: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
已是秋天了,粉红色的荷花已经凋谢,仍散发着残留的幽香,睡在竹席上,已有了一些凉意。轻轻地提着丝裙,独自登上那精致的小船,想去散散心,排遣掉相思的苦情。仰望长空,白云悠悠,谁会将书信寄来?排成“人”字形的雁群飞回来时,清亮的月光,已经洒满了西楼。
落花独自地飘零着,水独自地流淌着。我们两个人呀,患着一样的相思,却两地分离,牵动着各自的忧愁。这相思的愁苦实在无法排遣,刚刚离开了微蹙的眉梢,却又隐隐地涌上了心头。
注释:
1、一剪梅:词牌名,双调小令,六十字,有前后阕句句用叶韵者,而李清照此词上下阕各三平韵,应为其变体。每句并用平收,声情低抑。此调因李清照这首词而又名“玉簟秋”。
2、玉簟(diàn):光滑如玉的竹席。
3、兰舟:船的美称。
4、锦书:书信的美称。
5、雁字:雁群飞行时,常排列成“人”字或“一”字形,因称“雁字”。相传雁能传书。
6、飘零:凋谢,凋零。
7、闲愁:无端无谓的忧愁。
8、无计:没有办法。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词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作于婚后不久。
根据李清照带有自传性的《金石录后序》所言,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李清照嫁与赵明诚,婚后伉俪之情甚笃,有共同的兴趣爱好。
而后其父李格非在党争中蒙冤,李清照亦受到株连,被迫还乡,与丈夫时有别离。这不免勾起她的许多思念之情,写下了多首词篇,这首《一剪梅》是其中的代表作。
思想感情:
此词作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寄寓着词人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全词以女性特有的沉挚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展示出一种婉约之美,格调清新,意境幽美,称得上是一首工致精巧的别情佳作。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