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问我答 >

不皦不昧是什么意思

2025-07-13 12:09:49

问题描述:

不皦不昧是什么意思,求快速回复,真的等不了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3 12:09:49

不皦不昧是什么意思】“不皦不昧”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道德经》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这句话的意思是:看它看不见,叫它“夷”;听它听不到,叫它“希”;摸它摸不着,叫它“微”。这三者无法进一步追究,所以合而为一。它的上面并不明亮,它的下面也不昏暗,连绵不断,无法命名,最终回归到无形无象的状态。

在现代语境中,“不皦不昧”常用来形容事物的模糊、难以捉摸或处于一种介于清晰与模糊之间的状态。它强调的是事物本质的不可言说性和超越性,带有浓厚的哲学意味。

“不皦不昧”源自《道德经》,意指事物的本质既不显明也不昏暗,处于一种难以捉摸、无法用语言准确描述的状态。它体现了道家对“道”的理解,即“道”是超越感官和语言的存在,具有模糊性和不可知性。

表格说明:

词语 含义 出处 现代用法 哲学意义
不皦不昧 指事物既不明显也不昏暗,处于模糊状态 《道德经》第十四章 形容事物难以捉摸、无法明确界定 体现“道”的不可言说性与超越性

如需更深入探讨“不皦不昧”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可以结合哲学、艺术、文学等领域进行分析。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