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译文和原文是什么】《弟子规》是清代李毓秀所著的一部启蒙读物,内容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主要讲述如何做人、处事、待人接物的基本规范。它语言简练、条理清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经典之一。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弟子规》的内容,下面将直接使用原标题“弟子规译文和原文是什么”,以加表格的形式展示其原文与译文的对应关系。
一、
《弟子规》全篇共360句,1080字,分为七个部分: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每一部分都围绕着个人修养与社会行为展开,强调了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言行谨慎、诚实守信、关爱他人等传统美德。
通过学习《弟子规》,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尤其适合儿童和青少年阅读,也有助于成年人修身养性。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原文 | 译文 |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 《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首先应做到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其次要谨慎诚信。 |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 爱护众人,亲近有德之人;如有余力,就应学习文化知识。 |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 父母呼唤时,应立刻回应;父母吩咐的事,不要拖延。 |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 父母教导时,要恭敬地倾听;父母责备时,要虚心接受。 |
冬则温 夏则清 晨则省 昏则定 | 冬天要让父母温暖,夏天要让他们清凉;早上要问候父母,晚上要安顿他们。 |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 外出必须告诉父母,回来要当面禀报;居住要有规律,工作不能随意改变。 |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 即使是小事,也不要擅自做主;如果擅自做主,就会违背做子女的本分。 |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 即使是小东西,也不要私自藏起来;如果私藏,会让父母伤心。 |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 父母喜欢的,要尽力去做;父母讨厌的,要小心避免。 |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 身体受伤,会让父母担忧;品德有损,会让父母蒙羞。 |
> 注:以上仅为《弟子规》部分内容的摘录与翻译,完整版本可参考原著或权威注释本。
三、结语
《弟子规》虽然篇幅不长,但内容精炼,蕴含深厚的传统智慧。它不仅是古代儿童教育的重要教材,也对现代人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通过学习《弟子规》,我们不仅能提升自身修养,还能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如需了解《弟子规》的完整原文及详细解读,建议查阅正规出版的古籍版本或权威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