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檀原文及翻译】《伐檀》是《诗经·魏风》中的一篇,属于古代劳动人民的诗歌作品。它通过描写劳动者砍伐檀木、建造房屋的场景,表达了对不劳而获者的不满和对劳动价值的肯定。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一、
《伐檀》共三章,每章四句,结构相似,层层递进。全诗以“伐檀”为线索,描绘了劳动者在田间劳作的情景,并通过对“君子”与“小人”的对比,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对公平正义的渴望。
诗中提到“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等句子,直指那些不劳而获的人,表现出劳动人民对剥削者的强烈不满。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希望有朝一日能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伐檀兮,伐檀兮,斫其条兮,无毁我屋兮。 | 砍伐檀树啊,砍伐檀树啊,砍断它的枝条啊,不要毁坏我的房屋啊。 |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 老鼠啊老鼠,不要吃我的黍米!多年来供养你,你却不肯顾念我。 |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 我要离开你,去那快乐的地方。快乐的地方啊,那里才是我的归宿。 |
乐只君子,万寿无疆。 | 快乐的君子啊,愿你长寿无边。 |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 不耕不种,为何收取三百户的粮食呢? |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 不打猎不捕兽,为何你的庭院有悬挂的野猪呢? |
民之多辟,无自立辟。 | 百姓多有邪僻,自己却不能建立法度。 |
三、结语
《伐檀》作为一首古老的民歌,不仅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与智慧,也反映了他们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历史的见证,值得我们深入阅读与思考。
通过学习《伐檀》,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结构与人们的思想情感,也能从中汲取对现代社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