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冠负文翰】“弱冠负文翰”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弱冠负文翰,少年有大志。”原意是指年轻人在二十岁左右便才华横溢、文采斐然,肩负起文学与思想的重任。这一词语常用来形容青年才俊,强调他们在年少时就展现出卓越的才能和远大的抱负。
一、词义解析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弱冠 | 古代男子二十岁称为“弱冠”,象征成年 |
负文翰 | 指承担文学创作或文化使命 |
整体含义 | 年轻人富有才华,肩负文学与思想的重任 |
二、历史背景
“弱冠负文翰”不仅是对个人才华的赞美,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青年才俊的重视。在汉代及之后的朝代中,许多文人志士在年轻时便已崭露头角,如王勃、李贺等,他们以诗文著称,成为时代的代表人物。
三、现代意义
在当代,“弱冠负文翰”可以引申为对青年一代的期许。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信息传播的迅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学术、科技、艺术等领域展现出非凡的才华。这种精神不仅激励着个体追求卓越,也为社会进步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四、相关人物举例
姓名 | 时代 | 成就 | 备注 |
王勃 | 唐代 | 《滕王阁序》 | 十八岁即成名 |
李贺 | 唐代 | 诗坛奇才 | 早逝但作品影响深远 |
苏轼 | 北宋 | 文学、书法、绘画全才 | 二十岁已名动京师 |
五、总结
“弱冠负文翰”不仅仅是一句古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体现了对青年才俊的尊重与期待,也提醒我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应该努力提升自我,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与使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种精神始终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