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芒毕露意思】“锋芒毕露”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才能、锐气或表现非常突出,毫不隐藏。这个成语多用于褒义,但也可能带有贬义,具体含义取决于语境。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锋芒 | 比喻锐气、才华或锐利的锋刃 |
毕露 | 完全显露出来 |
整体意思:
比喻人的才能、锐气或个性等完全显露出来,通常指人表现得非常突出、有个性、不藏拙。
二、出处与用法
内容 | 解释 |
出处 | 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夫士之有文采者,若金玉之有光,其美必见于外。” |
现代常用 | 多用于描述一个人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表现出色,才华横溢,不掩饰自己。 |
褒贬两用 | 可以是褒义(如“他锋芒毕露,很快得到领导赏识”),也可带贬义(如“他太锋芒毕露,容易得罪人”)。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才华横溢、崭露头角、出类拔萃 |
反义词 | 深藏不露、韬光养晦、含而不露 |
四、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工作场合 | 这位新员工锋芒毕露,很快就赢得了同事们的认可。 |
学习环境 | 她在课堂上总是积极发言,锋芒毕露,令人印象深刻。 |
人际关系 | 他太锋芒毕露,有时候会让人觉得有点咄咄逼人。 |
五、总结
“锋芒毕露”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人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强烈的个性或卓越的能力。它既可以作为褒义词,表示一个人才华出众、自信满满;也可以作为贬义词,暗示过于张扬、不够低调。在实际使用中,需根据语境判断其褒贬意义,避免误解。
通过理解它的来源、用法和适用范围,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增强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