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欲以究天人之际的究的意思】一、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这句话出自司马迁《报任安书》,原文为:“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句话表达了司马迁在受刑之后,仍然坚持完成《史记》的决心和抱负。
其中,“究”字是理解整句话的关键之一。在古汉语中,“究”有多重含义,如“穷尽”、“探究”、“追究”等。结合上下文,“究”在这里应理解为“探究、研究、穷尽”。
具体来说,“究天人之际”意为:探究天与人的关系,即宇宙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探索,也包括对历史、政治、伦理等问题的深入思考。司马迁希望通过自己的著作,揭示天道与人事之间的联系,形成一套完整的历史观和哲学观。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解释 | 语境分析 | 拓展说明 |
究 | 探究、研究、穷尽 | 在“究天人之际”中,表示深入研究、探索 | 古文中“究”常用于表达对事物本质的深入探讨 |
天人之际 | 天与人的关系 | 指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的联系 | 这一概念在中国古代哲学中非常重要,如儒家、道家均有相关论述 |
亦欲 | 也想、也希望 | 表达一种愿望或志向 | 强调作者虽身处困境,仍怀有远大理想 |
通古今之变 | 通晓古今的变化 | 表示对历史演变的理解 | 体现司马迁的历史观,强调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 |
成一家之言 | 形成自己的学术观点 | 表明司马迁希望建立独立的思想体系 | 体现了他对学术独立性和思想自由的追求 |
三、结语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的“究”字,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动词,更承载了司马迁对历史、哲学、天道与人事关系的深刻思考。通过这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他面对苦难时的坚韧与理想,以及对中国文化发展的深远影响。了解“究”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史记》的写作目的与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