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渐落晓星沉的晓星是什么意思】“长河渐落晓星沉”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嫦娥》,原诗为:
>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首诗描绘了嫦娥在月宫中的孤寂与悔恨之情,其中“长河渐落晓星沉”一句,意象深远,富有诗意。下面我们来详细解析“晓星”的含义及其在诗句中的作用。
一、
“晓星”指的是黎明时分出现在东方天空的星星,通常是指启明星(金星)或晨星。在古代文学中,“晓星”常用来象征黎明将至、黑夜即将结束的时刻,也带有淡淡的哀愁和离别之意。
在“长河渐落晓星沉”中,“晓星沉”意味着天边的星辰逐渐消失,预示着夜晚的结束和黎明的到来。这一景象不仅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伤感的氛围,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孤独的存在。
整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烘托出嫦娥独自一人在月宫中的寂寞与惆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孤独寂寞的深刻感悟。
二、表格解析
词语 | 含义 | 在诗中的作用 | 文化象征 |
长河 | 指银河或天上的河流,象征时间的流逝 | 表现宇宙的广阔与永恒 | 时间、空间、永恒 |
渐落 | 渐渐消失、下降 | 表现夜晚的结束与黎明的来临 | 时间变化、自然规律 |
晓星 | 黎明时分的星星,如启明星 | 象征黎明将至、希望或离别 | 黎明、希望、孤独 |
沉 | 沉没、消失 | 表现星辰的隐去,象征梦境或情感的消逝 | 离别、哀愁、失落 |
三、结语
“晓星”在古诗中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写,更承载着诗人的情感寄托。在“长河渐落晓星沉”中,它既是时间的见证者,也是情感的载体,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理解“晓星”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体会这首诗所传达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