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金斯基征】一、
布鲁金斯基征(Brudzinski's sign)是神经学中用于评估脑膜刺激的一种临床体征,常见于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该征象表现为当患者被动屈曲颈部时,会出现双侧髋关节和膝关节的不自主屈曲。这一现象与脑膜受刺激后引起的反射性肌肉收缩有关。
布鲁金斯基征的出现提示可能存在脑膜炎症或颅内压增高,因此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与其他脑膜刺激征(如克氏征)类似,布鲁金斯基征主要用于辅助判断是否存在脑膜炎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布鲁金斯基征 |
英文名称 | Brudzinski's sign |
所属学科 | 神经病学 / 临床医学 |
定义 | 患者被动屈颈时,双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出现不自主屈曲的体征 |
机制 | 脑膜受刺激导致脊髓反射增强,引发下肢肌肉收缩 |
临床意义 | 提示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
检查方法 | 医生将患者头部缓慢前屈,观察下肢反应 |
常见病因 | 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
鉴别诊断 | 克氏征(Kernig's sign)、脑水肿、脑肿瘤等 |
注意事项 | 需结合其他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避免误诊 |
三、小结
布鲁金斯基征作为一项经典的神经体征,在临床中具有重要价值。医生在进行神经系统检查时,应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与临床意义。尽管该征象对某些疾病的诊断有帮助,但不能单独依赖此征做出最终诊断,需结合影像学、脑脊液检查等手段进行综合分析。